水电之家讯:长期以来,如何减少垃圾处理成本和由此产生的二次污染,成为生态乡村建设中一道难解的“环保课题”—— 瑶乡发明人破解乡镇垃圾处理难题。
图为朱肖州在生产现场与工人一起工作。
近日,在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壮族发明人朱肖州发明的“内烟囱式垃圾焚烧炉”,破解了困扰乡镇政府多年的垃圾处理难题。
目击:垃圾焚烧过程简单彻底
在该镇拉棠村潘堂屯的垃圾焚烧场,环卫工人韦美郁将约5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倒进焚烧炉后,利用轨道助力将焚烧炉顶盖复位、盖严、密封。然后,她顺着一侧的台阶下到约5米深的炉底,用在垃圾中找出的废纸箱等,在焚烧炉底部的4个点火口将垃圾点燃后,就又进村入户收取垃圾了。
随着垃圾被点燃,焚烧炉的烟囱冒出白色雾状气体。韦涛说,以前焚烧垃圾需要安排两个人,现在焚烧炉里的垃圾大约一个小时就可以自行焚烧完毕,剩下的炉灰可以当做肥料用于改良土壤。
据了解,自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处理地苏镇4.6万常住人口的生活垃圾成为镇政府最为头疼的事情。该镇先后购买了两次焚烧炉,不是焚烧效果不好,就是费工费时费力,还经常性“罢工”。韦涛回忆,2015年春节大年初一,由于焚烧炉“罢工”,镇里的垃圾要外运处理,平时50元运输一车垃圾,那天500元一车都没有人愿意运,后来找了熟人帮忙,他还要一起进行装卸,才没有出现春节垃圾围镇的尴尬局面。
2015年春节过后,韦涛用很多精力寻找一款合适的垃圾焚烧炉。当年6月,他获悉当地人朱肖州发明了一款焚烧炉获得了国家专利,就找到朱肖州了解焚烧炉的性能,经几次实际操作,得到了满意的效果,并将朱肖州请进村里安装焚烧炉。经过5个多月的安装调试,朱肖州在地苏镇拉棠村潘堂屯垃圾焚烧场里安装了自己发明的焚烧炉。“今年春节的垃圾处理及时高效,我省了不少的心。”韦涛深有感触地说。
一个小时以后,韦美郁满载一车的生活垃圾回到焚烧场,清理掉炉膛底部的垃圾灰烬,重新装满垃圾,进行新一轮的垃圾焚烧处理。
站在焚烧场下风向约一个小时,身上未落有一点焚烧垃圾产生的灰尘。
攻关:研发出环保垃圾焚烧炉
焚烧炉发明人朱肖州给人的感觉有些憨厚,似乎缺少想象中的睿智和灵性,但在采访交流后,他完全颠覆了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十分关注,也特别钟爱发明一些环保产品。他认为,关心环保是企业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朱肖州说,由于大量的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影响群众的生活质量。特别是一些乡镇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垃圾存在严重缺陷,造成垃圾处理成本高,并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从2013年开始,善于琢磨的朱肖州开始研制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能耗低、且垃圾燃烧充分又环保的垃圾焚烧炉。当朋友知道他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后,都给他泼冷水,说国家有那么多的环保专家,还用你来操这份闲心,但他义无反顾地坚持走自己的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年初,朱肖州研发的焚烧炉样品装配完毕,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朱肖州对样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和修改,并且进行了数百次的试烧,终于达到了自己的设计要求。
2014年4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南宁代办点对朱肖州的焚烧炉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测试检验。同年12月8日,朱肖州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专利申请。2015年6月17日,他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明确表述:本实用新型设有主水管和内水管,并与外侧的自动供给水箱连通,使得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水蒸气,并在炉体上方形成雾气,将排出烟囱外的粉尘沉降至焚烧炉体内,减少了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走访:部分乡镇垃圾处理环保化
都安县拉烈镇和地苏镇是该县最早安装使用朱肖州研制的垃圾焚烧炉的2个乡镇,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呢?
拉烈镇党委书记韦晓说:“镇里请朱肖州安装一台垃圾焚烧炉后,镇里的垃圾可以做到当天的垃圾,当天就处理完毕,破解了长期困扰乡镇政府生活垃圾处理难、垃圾处理不环保等难题,同时,还减少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过去两个人才能完成的垃圾焚烧工作,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对生态乡村建设具有突破性意义。”
大学生村官韦昌桥是地苏镇乡村办的主任,是负责生态乡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他说:“朱肖州发明的垃圾焚烧炉比较实用,入料口大,使用方便,可以将整车垃圾直接倒进去,节省了劳动力,燃烧充分,效果好,废渣容易处理。每个焚烧炉一天能够处理20至30立方米的垃圾,目前,是该镇垃圾焚烧速度最快,操作最容易最简便,处理效果最好的焚烧炉,也是该镇目前垃圾处理首选的办法。”
韦涛说,目前地苏镇正在谋划请朱肖州多建设几个这样既经济实用、又方便环保的焚烧炉,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生态乡村建设的成果。
水电技术|广西都安瑶乡发明人破解乡镇垃圾处理难题
2016-03-26 浏览:51
- 下一篇:城市地下车库汽车尾气的治理方法
- 上一篇:海城内墙腻子粉与外墙腻子粉的区别